1.内圈和外圈不在同一旋转中心,导致轴偏斜
轴的挠度是轴承实际运行中的普遍现象,而轴的轴线偏离是推力轴承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轴承和轴之间未对准的原因有:(1)轴倾斜; (2)转子安装错误; (3)转子制造误差; (4)轴,转子和轴承在运行过程中的热弹性变形。由于轴的挠度,每个轴瓦的油膜厚度,压力分布和轴承表面温度不同,这对油膜厚度和压力分布影响很大,但对轴承表面温度分布的影响很小;由于轴的挠曲,轴承中会产生不均匀的流体动压力,从而导致轴上的油膜力波动。随着挠度的增加,油膜力的波动更加严重。在全油润滑的情况下,小油膜厚度和大压力会随着偏转角的变化而明显变化,而轴承表面的高温度变化却很小。综上所述,轴的挠曲会导致轴承中的油膜厚度不均匀,从而可能导致油膜破裂和轴承故障。
在安装过程中,为了尽可能保持同心度,好的方法是使用整个结构的外壳,并一次钻出轴承的两个孔。如果轴上装有不同尺寸的轴承,则仍应一次钻孔掉外壳上的轴承孔。此时,衬套可用于安装较小的轴承。将两个轴承孔分成两个壳体时,应将两个壳体组合起来进行镗孔。
2.安装不到位,轴承位置有偏差或未安装,导致轴承游隙过小
在操作期间,轴的温度通常高于外圈的温度,并且轴的轴向和径向热膨胀将大于壳体的轴向和径向热膨胀。如果轴承间隙太小,则可能导致卡住。
3.旋转环和固定环过紧配合
轴承匹配类型的选择应取决于轴承的类型和尺寸,载荷的尺寸和方向以及载荷的性质。轴承配合的正确选择应确保轴承的正常运行,并防止内圈和轴,外圈和轴承座孔在运行期间相对旋转。一般而言,当工作载荷的方向恒定时,旋转环比固定环具有更紧密的配合,因为旋转环承受旋转载荷,而固定环承受局部载荷。速度越高,负载越大,振动越强,则应选择紧配合。当轴承安装在薄壁壳体或空心轴上时,也应使用紧配合。但是,过紧的贴合是不利的。此时,由于外圈的弹性膨胀和收缩,轴承的内部间隙可能会减少甚至完全消失,或者轴承的内圈和外圈的不规则变形可能是由于形状不规则或匹配的轴和座孔表面的刚度不均匀,这会损坏轴承的正常运行。太紧的配合也将使其难以组装和拆卸,尤其是对于重型机械。
4.安装过程中的预紧力太大
预紧力是指在组装过程中施加的外力来给轴承提供适当的预紧力。如果预紧力太小,轴承工作时会出现间隙,这会降低支撑刚度和旋转精度,并引起振动和噪音。如果预紧力太大,则会增加滚动体与内圈和外圈滚道之间的摩擦力,并且在运行过程中温度升高得太快,从而降低了传动效率并缩短了轴承寿命。只有施加适当的预紧力,才能消除轴向间隙,减小反向误差,提高轴系的旋转精度,并减少振动和噪声。如果给轴承施加适当的预紧力,即使在一定的运行时间后轴承的相对位置略有变化,也可以通过预先施加负载来保持轴承内圈和外圈的位置稳定。因此,在安装过程中控制预紧力非常重要。
希望在安装之前就可以打开轴承包。一般油脂润滑,请勿清洗,直接加注油脂。无需用润滑油清洁轴承。但是,用于仪器或高速使用的轴承应使用清洁油清洁,以去除轴承上的防锈剂。没有防锈剂的轴承容易生锈,因此无法放置。此外,用油脂密封的轴承无需清洗即可直接使用。
轴承的安装方法因轴承结构和匹配条件而异。一般来说,由于轴的旋转,内圈需要过盈配合。圆柱孔轴承通常通过压力或热加载来压入。如果是锥孔,则直接安装在锥轴上或带套筒。
将其安装到外壳上时,会有许多间隙配合,并且外圈会产生干扰。通常在冷却后用压力机压入或采用冷缩配合方法。当使用干冰作为冷却剂时,空气中的水分会凝结在轴承表面上。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防锈措施。轴承安装通常需要轴承加热器和其他专业工具的帮助。